新聞動態

醫療百科

無痛分娩試點有望獲醫保支持
時間:2019-6-13 瀏覽量:1994

無痛分娩,讓生孩子不再疼到撕心裂肺。這樣的分娩鎮痛技術在發達國家幾近普及,但因為麻醉醫生數量短缺、生育觀念差異、經濟負擔等多重原因,無痛分娩在內地大部分地區普及率僅有10%。

 

去年11月,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文,就無痛分娩啟動為期三年的試點。四個月后,今年3月20日,首批913家試點醫院名單公布。

 

名單公布已一周,記者采訪發現,隨著無痛分娩試點在全國范圍啟動,麻醉醫生的巨大缺口將會逐步填平,試點有望獲得醫保報銷等政策支持。

 

■ 探因

 

2000元自費無痛針有點“奢侈”

 

與城市里的孕產婦相比,農村的準媽媽無痛分娩意愿并不強烈。大約2000元的鎮痛費用,如果不能醫保報銷,對城市家庭來說負擔較小,但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家庭來說,是否要用還要仔細掂量。

 

首批試點醫院之一、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何文杰告訴記者,家住農村的產婦在當地鄉鎮醫院順產生一個孩子只需要800多元,新農合醫保報銷后自費部分很少。相較之下,2000元的自費無痛針算是“奢侈消費”。

 

東西方無痛分娩比例的差異還來自于生育觀念的不同。有專家認為,發達國家產婦和家屬更關注孕婦本身的舒適度,而中國家庭更在意胎兒的安危,“無痛針對寶寶身體不好”“麻醉藥影響孩子智力”“忍一忍就好了”。

 

這樣的誤解讓不少內地產婦和家屬對無痛分娩始終心存疑慮,盡管各個醫院的麻醉科醫生都在反復科普,無痛分娩所用的麻醉劑量只是剖宮產的1/10,對產婦和胎兒不會產生影響。

 

麻醉醫生少 1人對7名手術大夫

 

一個更緊迫的現實原因是麻醉醫生數量的嚴重不足。

 

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、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黃宇光此前撰文指出,按照歐美國家每萬人2.4名麻醉醫生的標準,中國應該配備30萬名麻醉醫生。

 

他告訴記者,按照最好的標準,一個麻醉大夫對應3個手術大夫,但在內地一個麻醉大夫卻要對應7個手術大夫,甚至7.5個。

 

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,黃宇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在分娩中全部采取麻醉鎮痛,同時加大麻醉科醫生培養,并建議在醫學院校本科階段開設麻醉學。

 

麻醉醫生為何成為緊缺人才?黃宇光認為,過去麻醉并不是剛性需求,但現在,隨著舒適化醫療理念的普及,麻醉正在成為“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”,2017年發生的陜西榆林產婦墜樓事件,正是這種需要的極端表達。

 

另外,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,全國手術量井噴,麻醉醫生忙不過來了。黃宇光告訴記者,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的統計數據,每年全球有2.34億人接受手術,也就是每25人中就有一個人在這一年要做手術麻醉,手術量還在逐年增多。

 

■ 解困

 

衛健委協調為試點提供醫保報銷

 

現狀正在改變。

 

對于將無痛分娩納入醫保,社會呼聲一直頗高。此前有專家認為,無痛分娩屬于舒適化醫療范疇,現階段我國的醫保基金還是“保基本”,將無痛分娩納入報銷范圍有難度。不過記者注意到,國家衛健委在試點方案中要求各級衛生健康部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,為試點提供醫保報銷等政策支持。

 

2030年麻醉醫生數量有望超14萬人

 

為解決麻醉醫生短缺問題,過去一年間,國家層面密集出臺四份紅頭文件。

 

其中最重要的,是2018年8月國家衛健委等七部委聯合下發《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》,從培養麻醉醫師數量、優化麻醉專業技術人員結構、拓寬麻醉醫療服務領域等方面布局。

 

“這是前所未有的,麻醉學科的春天來了。”在黃宇光看來,2018年稱得上是“中國麻醉年”,麻醉醫生已經從傳統的“幕后英雄”、輔助科室,成為正規的臨床科室,和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平分秋色。

 

他認為,今后麻醉醫生數量短缺的問題將逐步緩解,但還需要時間,“到2030年有望超過14萬人。”

 

產婦打無痛針時間將提前

 

麻醉醫生的巨大缺口逐年填平的同時,技術層面上,分娩鎮痛的操作理念也在不斷更新。無痛針上場的時間逐漸提前,以往鎮痛只在疼痛最劇烈的階段“出手”,比如產婦宮口開四指(宮口張開4厘米)或二三指時。

 

而按照最新的指南,“上無痛”的時機不再以此為準。記者注意到,去年11月,國家衛健委隨試點方案一同發布《分娩鎮痛技術操作規范》明確,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為產程開始后,產婦有要求,在產程的任何階段均可開始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。這意味著,只要產婦感到疼痛時甚至疼痛開始前,就可以留置針管,隨時注入局麻藥物,孕婦不必忍受生產開始時的疼痛,舒適程度大大提高。

 

另外,按照試點方案,試點醫院應進一步規范分娩鎮痛技術操作,完善優化分娩鎮痛管理和服務流程,提高醫務人員及公眾對分娩鎮痛的認知度。試點醫院還將通過幫扶、協作、接收進修等形式,將分娩鎮痛技術向其醫聯體內其他醫療機構推廣,發揮試點醫院輻射帶動作用。

 

試點只是無痛分娩在全國推行的“序曲”。試點方案明確提到,通過試點醫院的帶動,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技術。

 

■ 現狀

 

內地無痛分娩剛剛起步

 

生孩子到底有多疼?

 

“像肚子被卡車來回碾軋。”回想起在待產室度過的艱難時刻,吳雅(化名)雙手下意識握緊。一年前,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,她和家人選擇了當地最好的公立醫院,在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待產室里,她度過了難熬的十幾個小時。間隙性的宮縮,像來回逡巡的卡車,來了走了,又再來。

 

宮口開到四指時,吳雅終于可以“上無痛”了。無痛,即俗稱的無痛分娩,學名是椎管內分娩鎮痛技術。

 

準媽媽雙手抱膝弓成蝦米,麻醉醫生在產婦后腰位置穿刺,留置導管,孕婦用鎮痛泵自己控制藥量。緩緩注入的低濃度局部麻醉藥物,阻斷孕婦的局部感覺神經傳導,但不影響運動功能,讓準媽媽們在生產中舒服一些。“我的命都是無痛給的,”有網友在微博說。

 

無痛并非完全沒有痛感,而且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程度也有不同。打過無痛針,吳雅還是感覺到明顯的宮縮,仍然很痛。在北京一家醫院里,打過無痛針后安靜待產的趙華(化名)更舒服一些,“直到孩子的頭快出來了才有疼痛感。”

 

這樣的無痛分娩技術在發達國家幾近普及,但在內地才剛剛起步。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官方數據顯示,西方發達國家分娩鎮痛率可達85%-98%,自然分娩期間接受鎮痛已經是一種常態和被廣泛接受的觀念,而我國不同地區婦產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無痛分娩率各不相同。

 

其中,省會、一線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型婦產醫院、婦幼保健院可達70%以上,部分醫院甚至可以達到90%;但經濟欠發達地區、二三線城市婦幼保健院以及大部分綜合醫院多在10%上下,也有的尚未開展分娩鎮痛。


欧美506070老妇乱子伦_中文字幕亚洲爆乳无码专区_狼群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_一个人的免费完整在线观看HD